顯示具有 日本旅遊山形地區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日本旅遊山形地區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0年9月22日 星期二

日本旅遊:山形酒田半日散策觀光Part3:融合歷史及文化,既有日式庭園又有傳統日式建築的【本間美術館】

 旅遊日期:2019年11月1日

2019日本賞楓遊來到了第九天,依然是在山形県內移動,早上結束了羽黑山的鐵腿行程後馬上由鶴岡驅車前往靠近日本海側的酒田,一個靠海的純樸城市,從江戶時代起便有頻繁的貿易活動,時空轉換來到現代貿易活動沒了取而代之的是許多被保留下來的古蹟或歷史建物,很適合安排個一至兩天來悠閒慢遊。今天來到酒田打算用半天的時間走訪酒田市內的三個著名景點依序分別是山居倉庫,相馬樓,及本間美術館,早上先去完山居倉庫後以及相馬樓後馬上就來到了第三個景點【本間美術館】,此文就簡單的來介紹一下本間美術館及本間家了。

酒田市簡介

在介紹本間美術館前還是要先來說說酒田這個海港城市,酒田位於山形県西側臨日本海地區,向上可連接秋田地區,下接新潟地區,令制国時代屬於出羽国範圍,在江戶時代便是個繁華城市,貿易活動頻繁,不但有定期商船來往酒田與大阪地區,同時也因為商業活動熱絡的緣故所以酒田街上各式商店及料亭林立,越夜越繁華,如果用台灣來對比的話我想就有點像台北的大稻埕地區吧。酒田範圍其實不大以JR酒田駅為中心向外延伸市內幾個著名景點例如:山居倉庫,相馬樓,本間美術館,舊本間宅邸,日和山公園,海鮮市場等皆在步行半小時範圍內,很適合來個邊散步邊旅遊的慢遊,如果不想走路的話也可以搭乘市區的100円循環巴士或者租腳踏車這樣會輕鬆一點。

↑酒田周邊景點地圖

本間家簡史 

關於酒田本間家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鎌倉時代,是由佐渡本間氏分家出來,世代皆以經商為業,與宮城的齋藤家及秋田的池田家同為昔日東北三大地主,近代比較有名的應該就是本間宗久了,本間宗久靠著其獨創的投資手法「酒田戰法」(或稱阪田戰法)在江戶時代的稻米交易市場大幅獲利,據說現今股票期貨交易的走勢圖及K線就是以此演變而來的。

關於本間美術館

說到本間美術館的由來最早是在西元1813年由當時本間家的第四代當家「本間光道」所一手打造的,當時是先蓋了一間作為別墅的日式住宅並且在宅邸的庭院裡打造一座了借景鳥海山所設計的迴遊式庭園,據說當時偶有白鶴會飛到此地並且駐足在庭院中央,所以得到當時的庄內藩主「酒井侯」賜名為鶴舞園,除了作為本間家的用來招待生意上往來客戶的招待所外另外也作為藩主外出巡視領地時的下榻休息處,現在主要分成三個部份,一是美術館再來就是現名為「清遠閣」的日式別墅及庭園「鶴舞園」了。
說到當初本間家第四代當家修建宅邸的目的除了生意需求之外其實還有個出於善意的念頭呢,本間光道當時因為想要照顧一些冬天無法出海的漁民所以便在停止捕魚的期間聘請漁民來蓋宅邸以及完工後的庭園維護等等工作好讓漁民多少有點收入,當時在地方上可以算是廣為人們敬重的一位富商,而後代子孫也不惶多讓在二戰後的1947年日本正處於那種百廢待舉又民不聊生的時期為了撫慰人心,同時也希望能夠提高當地的人文及藝術素養便大方的把宅邸及許多祖先輩流傳下來的收藏品用來成立美術館,同時也是日本第一個私人美術館,現在以公益財團法人的方式營運。

美術館及館藏

↑美術館的位置就在停車場旁,館內面積其實不大一下子就可以走完了,門票1000円包含鶴舞園




↑館內照片,因為裡面沒先申請的話是不能拍照攝影的所以就在官網下載畫質不是很好,裡面的收藏大概分成以下幾類,主要是字畫卷軸還有陶器及瓷器,展品的種類及年代橫跨多個時期及地點,其中也包含一些中國唐宋時期以及韓國的高麗及朝鮮時代文物,當然還是以日本文物為最大宗,從早期室町,鎌倉,幕府時代到維新過後的大正~昭和時代等近代美術品,每月都會有不同主題的展覽,並且會事先於官網公告。

迴遊式庭園鶴舞園 



↑↑↑參觀完美術館後沿著小徑馬上就來到庭園入口處了。

↑↑庭院一角,天氣好時的話遠方鳥海山清晰可見,可惜這天雲層有點厚看不太清楚。



從庭院各角度看清遠閣

別莊清遠閣


↑↑逛完庭園後沿著階梯而上就是清遠閣了
↑入內參觀需要脫鞋,入口處有個販賣處販賣一些紀念品,如果你是跳過美術館先來這裡的話也可以在此購票。


↑↑↑室內一角,廣大的空間就這樣隨性的席地而坐望著窗外真的會讓人感到很舒服跟放鬆的感覺,館方還放置了兩張椅子讓遊客可以坐著好好欣賞這美麗風景。

↑↑另一邊角落的展示櫃裡也展示著一些收藏品


↑↑↑從窗邊近看庭院的美麗景致

↑↑謁見間及御座所,前面有提到說早期藩主出巡領地時都會到此下榻休息,當時應該就是在此接見本間家的主人的,而這裡除了早期接待過藩主之外近代也接待過許多皇室成員,當中最有名的應該就屬1914年時昭和天皇也曾於此下榻住宿過了。

喫茶室



↑↑↑販賣處旁有個小小空間擺上了幾組桌椅作為休茶室,也可以在此休息一下喝杯咖啡,簡單的提供了抹茶跟咖啡的甜點組合各600円,參觀完在這裡悠閒的喝杯咖啡正好為今天的酒田半日遊畫上完美句點,簡單的介紹也到此了,下次有機會的話我會在冬天再訪一次感受一下不同的景色。

相關旅遊資訊

本間美術館〒998-0024 山形県酒田市御成町7-7
交通方式 交通方式:搭乘JR羽越本線至酒田駅步行約6分可達,或由從JR酒田站搭乘庄內交通公車酒田ー湯野浜線至「庄交巴士中心」下車後步行前往。


2020年9月18日 星期五

日本旅遊:山形酒田半日散策觀光Part1:重回經典日劇場景,原明治時代米倉,現今庄內米博物館【山居倉庫】

旅遊日期:2019/11/01
2019日本賞楓遊來到了第九天,依然是在山形県內移動,早上結束了羽黑山的鐵腿行程後馬上由鶴岡驅車前往靠近日本海側的酒田,一個靠海的純樸城市,從江戶時代起便有頻繁的貿易活動,時空轉換來到現代貿易活動沒了取而代之的是許多被保留下來的古蹟或歷史建物,很適合安排個一至兩天來悠閒慢遊。今天來到酒田打算用半天的時間走訪酒田市內的三個著名景點依序分別是山居倉庫,相馬樓,及本間美術館,此文就簡單的來介紹一下山居倉庫。

酒田市簡介

在介紹山居倉庫前還是要先來說說酒田這個海港城市,酒田位於山形県西側臨日本海地區,向上可連接秋田地區,下接新潟地區,令制国時代屬於出羽国範圍,在江戶時代便是個繁華城市,貿易活動頻繁,不但有定期商船來往酒田與大阪地區,同時也因為商業活動熱絡的緣故所以酒田街上各式商店及料亭林立,越夜越繁華,如果用台灣來對比的話我想就有點像台北的大稻埕地區吧。酒田範圍其實不大以JR酒田駅為中心向外延伸市內幾個著名景點例如:山居倉庫,相馬樓,本間美術館,舊本間宅邸,日和山公園,海鮮市場等皆在步行半小時範圍內,很適合來個邊散步邊旅遊的慢遊,如果不想走路的話也可以搭乘市區的100円循環巴士或者租腳踏車這樣會輕鬆一點。

↑酒田周邊景點地圖 

關於山居倉庫

山居倉庫建造於明治26年(1893年)為山形境內少數的大型農業倉庫,其中最大的功能為儲存米糧,當時山形境內所生產的稻米在收割後會運放到此依序完成碾米包裝等等程序後存放待日後再經過酒田港運到大阪東京等地出貨,隨著時代變遷至今用來儲存米糧的功能及面積已漸漸式微了,其中部份的空間現已經作為酒田的觀光物產館「酒田夢の俱樂」以及庄內米歷史資料館使用了,因為1983年NHK電視臺的一部晨間劇「阿信」曾在此取景拍攝而廣為人知並且漸漸的發展成酒田市內的人氣觀光景點。  

山居倉庫環境



↑倉庫位置鄰近最上川銜接日本海的出海口旁邊,作為倉庫可以說是佔了地理位置之便,從前端開始大約有十幾間倉庫一路往後延伸。

↑↑河邊停泊了一艘從前的鵜飼船,鵜鶘捕魚是一種魚夫們用繩索綁在鵜鶘的脖子上讓鵜鶘潛入水中捕魚的日本古法捕魚方式,不過在這裡看來似乎是用來運輸糖米油鹽等民生物資?

電視劇阿信




↑↑↑↑前文中有提到說這裡因為電視劇而爆紅,所以也稍微上網找了幾張當時電視劇的播出畫面來介紹一下,阿信這部電視劇主要是描述女主角阿信從小到大的故事,從明治時代到昭和,描述著阿信如何從童工到後來歷經戰後的經濟蕭條時期最後成功創業成為東京大型連鎖超市負責人的溫馨感人故事,如果你平時有在收看晨間劇的話大概也知道類似這種從明治到戰後期間的勵志題材一直是晨間劇的收視率保證,戲劇播出時的1983年我也才大概才四歲吧!當時臺灣日劇並不像現今那麼流行,記得好像是大概國中畢業後才有中視引進播出的,當時可謂引起了一陣阿信熱潮呢,因此也造就了後來不管是臺灣還是日本民眾前往山形旅遊的一股流行,許多劇中場景例如銀山溫泉等也變成熱門景點。
而山居倉庫的戲份大概都集中在戲劇的前段阿信老年帶著孫子回到故鄉山形尋找回憶及青少年時期在酒田工作的部份。前面兩張是阿信帶著孫子第一次來到倉庫的片段,後面兩張是少年時期在酒田米店上班後來到倉庫找在這裡當搬運工的媽媽商量事情的片段。

「酒田夢の俱樂」


↑↑倉庫前段作為酒田觀光物產館「酒田夢の俱樂」使用,入門前可以看到一對大形的酒田代表物獅子。




↑↑↑↑↑裡面販售著各式各樣山形當地的農特產品及伴手禮,當然也少不了各式山形有名酒造所生產的日本酒,喜歡日本酒的千萬別錯過,這裡看起來至少是三間倉庫打通的面積相當大,如果說是要認真的逛一圈我想也要不少時間呢!

↑↑要價不斐的獅子頭模型!!!

庄內米歷史資料館



↑↑倉庫的最後端就是庄內米歷史資料館了,入場費用依照成人,中學生及小學生分別是300、200150円,入口處也有販賣當地有名的品牌米,庄內米其實應該算是山形米的統稱,而說到庄內米的話最有名的品牌當屬「つや姫」及「雪若丸」了,這兩種米在日本也算是挺有名的,受歡迎程度可說是不下於知名米鄉新潟的越光米或同為東北地區青森所產的「青天霹靂」,如果喜愛日本米的也可以買回來煮,入境台灣只要重量在一公斤以內都算是免申報範圍可以直接帶回來,前提是你不嫌行李重XD~~~~

↑↑阿信劇照及一些當時場景模型

↑↑館內也陳列著早期的情境模型,由此可見當時的繁華景象。

↑↑戲劇模擬場景,阿信的第一份工作,在木材行幫傭帶小孩。



↑↑↑↑當時的加工包裝及搬運工作情境模擬,稻米經過收割後便會捆成像這樣一捆一捆的來到倉庫再作碾米分裝等程序,俵應該是計算單位。


↑↑↑館內也展示了一些當時的包裝及度量衡工具,看起來都頗有歷史的。



↑↑↑↑資料照



↑早期的糧票及入庫表史料
↑收割後依照等級來到此作分類
↑隨時代演變的包裝方式


↑↑↑館內一角陳列著各種等級的稻梗,原來看似簡單的米卻依照品相、長度、結穗的數量等等分成很多等級,感覺學問很大。

↑↑另一邊的角落還有一個體驗區,用類似扛沙包的方式模擬了當時俵的重量可以讓遊客試著扛看看,大的是60公斤小的30公斤,我試著扛看看30公斤的勉強還扛得起來,60的真的沒辦法!從資料照片中可以看到當時的女工竟然可以一次扛起五綑只能說真的是很厲害。

櫸木大道





↑來到山居倉庫除了逛逛特產店跟參觀米博物館之外一定要記得來後方的櫸木大道走走散歩一下,整個山居倉庫最有名的應該就屬這裡了,當時最多曾經種植了快150株櫸木,早年那個沒有空調的時代前人們利用種植大量綠色樹木來遮蔽倉庫建築藉以達到遮陽及降溫效果,應該可算是當時的綠色建築吧,現在可是日本社群網路上的熱門打卡地點喔,來到山居倉庫沒來這裡拍照打卡一下感覺就像沒來XD~~~
簡單的介紹就先到此為止囉,下次如果來到酒田旅遊的話可以安排些許時間來這裡參觀一下。

旅遊相關資訊整理如下

山居倉庫(庄內米資料資料館):酒田市山居町1-1-20


交通方式:搭乘JR羽越本線至酒田駅步行約20分可達,或由從JR酒田站搭乘市營巴士100円環狀巴士(市內環狀A線或者市內環狀B線)及庄內交通酒田ー湯野浜線至「山居倉庫前」下車。